第38個世界糧食日:端牢國人飯碗 保障糧食安全
來源: 浙江新聞客戶端 類別:新聞中心 更新時間:2018-10-19 閱讀次
2018年10月16日是第38個世界糧食日,主題是“努力實現零饑餓”。糧食安全系列宣傳活動主題是“端牢國人飯碗,保障糧食安全”。
近年來,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wěn)定在較高水平,糧食庫存充裕,糧食供給由總量不足轉為結構性矛盾,人們更加關注糧食質量安全,消費需求轉向“吃得好”和“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吃得便利”。當前要加快推進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糧食產業(yè)經濟高質量發(fā)展,著力增加綠色優(yōu)質糧食產品供給、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著力解決市場化形勢下農民賣糧問題、促進農民持續(xù)増收,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加快構建更高質量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
全面推進“優(yōu)質糧食工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完善支持政策促進農民持續(xù)增收的若干意見》“建設一批集收儲、烘干、加工、配送、銷售等于一體的糧食服務中心”有關要求,財政部和國家糧食局決定從2017年開始實施“優(yōu)質糧食工程”,開展糧食產后服務體系建設,為種糧農民市場化收儲創(chuàng)造條件,帶動農民減損增收、提升市場競爭能力。
實施“優(yōu)質糧食工程”
為什么提出實施“優(yōu)質糧食工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增加綠色優(yōu)質農產品供給放在突出位置,狠抓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品牌創(chuàng)建、質量安全監(jiān)管,推動優(yōu)勝劣汰,質量興農”。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關于深入推進農業(y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部署,更好地發(fā)揮糧食流通對生產和消費的引導作用,促種植結構調整,提升糧食品質,促進農民增收、企業(yè)增效,滿足消費者從“吃得飽”到“吃得好”的轉變,從而在更高水平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國家有關部門決定實施“優(yōu)質糧食工程”。
“優(yōu)質糧食工程”包含哪些內容?
1.專業(yè)化社會化的糧食產后服務體系。為種糧農民提供“代清理、代干燥、代儲存、代加工、代銷售”的“五代”服務,為主產區(qū)農戶配置或自建科學儲糧新裝具、新糧倉等,推動農戶節(jié)糧減損,促進優(yōu)質優(yōu)價。
2.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jiān)測體系。適應糧食收儲制度改革的要求,建立國家、省、市、縣四級聯動的質量安全檢驗和質量風險監(jiān)測體系等。
3.開展“中國好糧油”行動。開發(fā)優(yōu)質糧油產品,開展糧食產后科技服務,建立“好糧油”質量標準和技術評價體系,建設國家級“好糧油”網上銷售平臺、糧油線下銷售渠道,開展相關宣傳,實施“中國好糧油”示范工程,開展優(yōu)質糧油品質測評和產業(yè)發(fā)展調查等。
“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
推進“中國好糧油”行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實施“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是深入推進糧食行業(y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主要目的是發(fā)揮流通對生產和消費的引導作用,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要求,大力增加綠色優(yōu)質糧油產品供給,促進城鄉(xiāng)居民由“吃得飽”到“吃得好”轉變,讓中國人“吃出健康”:在確保糧食數量安全的前提下,促進廣大種糧農民和糧食企業(yè)生產優(yōu)質糧油,在優(yōu)質優(yōu)價中增加收入,力爭到2020年全國產糧大縣的糧油優(yōu)質品率提高30%以上,農民種植優(yōu)質糧油的收入顯著提升,糧食產業(yè)經濟實現提質增效。
“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的主要任務包括哪些?
該計劃將通過制定發(fā)布優(yōu)于現行國家及行業(yè)標準的“中國好糧油”系列標準,全面推進“中國好糧油”產品的研究開發(fā),建立經濟高效的銷售渠道,推動全方位、立體化、持續(xù)性的“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宣傳,促進糧油產品提質升級,引導糧油健康消費。
“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的推進措施有哪些?
“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將與產后服務中心建設、質檢體系建設,應急保供和“放心糧油”體系建設等項目統(tǒng)籌規(guī)劃,協調推進。
積極邀請和組織相關科研院所、院校,質檢機構、技術推廣機構成立專家團隊支持本地區(qū)“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的實施。
鼓勵社會組織、企業(yè)、科研院校開展提升糧油品質、營養(yǎng)健康科學研究和重大課題攻關,加強優(yōu)質糧油品牌建設和品牌提升戰(zhàn)略性課題研究,為“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提供支撐。
鼓勵行業(yè)協會、科研機構、大專院校、新聞媒體等各方力量,利用主題科普宣傳、產品展示交易等多種形式,加強對“中國好糧油”產品的宣傳推廣。
金秋十月,稻浪翻滾,空氣中開始充滿了甜甜的稻香,漫山遍野的稻子成熟了,為大地鋪上一層金黃色的氈子,放眼望去,又是一年豐收在望。在這豐收的十月,迎來了第38個世界糧食日。
今年以來,嵊州市糧食系統(tǒng)上下團結拼搏、真抓實干,緊緊圍繞抓實中心工作,狠抓糧庫建設等重點工作,在保障糧食安全上精準發(fā)力,使各項工作進展順利并取得了階段性成績。
扎實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在嵊州市委市政府和糧食安全工作協調小組的統(tǒng)一領導和大力支持下,糧食局緊扣糧食安全縣(市)長責任制考核,加強指標分解、強化督促落實,使各項考核措施落到實處,糧食安全工作卓有成效。在今年3月,嵊州市代表紹興市接受省政府指派的糧食安全工作市長責任制考核組對嵊州市上年度糧食安全工作進行綜合考評,最終我市在國考和省考指標取得紹興市政府優(yōu)秀等次的不俗成績。
加快福全糧庫設施建設。一是推進糧庫主體建設,通過深化統(tǒng)籌施工協調督促,至2018年7月,順利完成所有主體建筑結頂的任務,并在2018年9月完成所有建筑的內外墻粉刷和裝修工作。二是推進了地質滑坡治理工作,福全糧庫地處山坡,地質條件復雜,土質松軟易滑坡,通過邀請有關地質專家實地踏勘后,經多次論證和方案的不斷優(yōu)化,南側滑坡治理的300多米擋墻已于9月底全部澆筑完成,兩側長約200多米、高約3米的漿砌石墻將于近期全部完成。三是場內道路和圍墻等配套工程施工已進入收尾階段,將于近日完工。四是推進了智能化設備的安裝,以打造“智慧糧庫”、“星級糧庫”為標準,按照糧庫管理和糧食儲存的需求進行公開招投標選購設備,目前已完成招投標工作。
完善糧庫管理和設施。一是甘霖糧庫通過“二星級”復評,今年三月份,紹興市發(fā)改委組織考核小組對甘霖糧庫進行考評,最終甘霖糧庫符合“隊伍專業(yè)化、設施現代化、管理科學化、環(huán)境生態(tài)化”的要求,順利通過年度考核。二是中心糧庫智能化驗收,中心糧庫智能化設施總投入400多萬元,于去年底完工,在上半年,智能化項目進行了專家評審驗收并順利通過。三是開展“一符四無”檢查,根據“有倉必到、有糧必查、查必徹底”的原則,在兩個季度末對全市所有19個庫點進行全面檢查,從上半年的檢查情況看,各倉庫制度健全規(guī)范,各庫點工作人員都能認真執(zhí)行并做好記錄。
落實訂單惠民政策。今年恰逢機構改革和上級人員變動,上級政策有滯后現象,訂單糧食工作面臨很多新問題,且時間緊、任務重,為此糧食局積極組織人員深入到長樂、甘霖、三界等產糧鄉(xiāng)鎮(zhèn),局領導帶隊走訪種糧大戶,深入田間地頭,開展調研摸底,了解早稻種植規(guī)模以及征求農戶對糧食部門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制定今年糧食訂單任務。深入開展“送政策、送訂單”惠農服務雙送活動,宣傳糧食收購政策,落實早稻糧食訂單簽訂和核實工作。最終與我市三界、甘霖、長樂、崇仁和石璜5個鄉(xiāng)鎮(zhèn)的95戶種糧農戶簽訂了早稻訂單,涉及種植面積3220.6畝,訂單數量1288240公斤。
做好糧油輪換工作。今年計劃輪換市級儲備糧油18700噸。目前已通過公開競價的方式在寧波網上糧食市場進行網上交易,成功收購糧食4830噸,成功拍賣儲備輪出糧食共計13571噸。
完成兩項調查工作。一是完成2017年度糧油供需平衡調查,對4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100戶農戶和根據調查內容確定的43家糧食經營、轉化企業(yè)進行了全面調查。對調查所得的基礎資料進行匯總、推算總量,編寫《2017年社會糧食、食用植物油及油料供需平衡的調查報告》,為精準決策提供依據;二是開展鄉(xiāng)村居民存糧專項調查工作,根據省局文件要求,對30戶鄉(xiāng)村居民戶開展了上年糧食產量、出售量和家庭存糧狀況的專項調查工作,并將調查結果及時上報,為上級單位制定政策提供依據。
簽好應急加工協議。根據糧食安全責任制要求,確保全市糧食應急供應,1月底至2月初,走訪調查全市35家糧食應急供應點、4家應急加工企業(yè),并簽訂協議,且確保每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至少有一個應急供應網點,日應急加工能力350噸,并對工作積極、認真配合的企業(yè)和糧油店適當提高補助標準。
針對今年國家對糧食收購政策有較大調整,在對糧食行業(yè)同步實行“三去一降”的政策大背景下,糧食局領導帶隊成立調研小組,深入基層開展調研,對全市范圍內有代表性的種糧大戶進行了走訪調研并召開座談會了解基層情況,解決問題,確保服務民生落到實處。
宣傳國家政策,加強政策引導。對國家糧食政策進行一次深入宣傳。尤其是針對今年發(fā)改委等5部委發(fā)布的關于早秈稻、中晚秈稻和粳稻最低收購價比上一年有較大下降的情況,詳細地進行了政策指導和生產預警,幫助種糧大戶把握政策,熟悉標準,以便更好地調整種植結構,完成訂單糧食,極大地保障了本地種糧大戶的利益。
堅持問題導向,幫助精準解決。詳細了解各種糧大戶糧食種植情況,包括種植面積、種植品種、種植成本等,通過對種糧農戶的調研摸底,總結分析我市種糧農戶普遍需求和存在問題,例如糧食種植品種及結構比例的最佳方案等。通過問題導向,提出方案,精準解決大戶需求。
征求意見建議,提供技術指導。認真聽取了各種糧大戶在糧食種植和收購期間遇到的問題和困難,以及對糧食工作的意見與建議。同時在通風降水、熏蒸殺蟲、科學儲存等方面給予技術指導,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有效減少大戶在生產、銷售和儲存中的損失。
福全糧食儲備庫項目
位于嵊州市長樂鎮(zhèn)福全村,總投資14664萬元(其中中央專項資金966萬元),項目總用地面積68875平方米,占地17723.89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8723.06平方米,總倉容5萬噸。地上建筑共有儲糧倉庫12幢,業(yè)務用房2幢,機械庫、麻袋庫、制氮庫、藥劑庫各1幢。
目前工程主體部分已全部完工,附屬工程已進入收尾階段,整個工程將于近期全面完工,并在年底前投入運行。
糧食儲備工作事關民生大計,是基礎性工作,具有非常重大的戰(zhàn)略意義,福全糧食儲備庫建成后,將大大提高我市的糧食儲備容量和品質,可以把我市現有能維持全市人民食用3個月的糧食儲容提升到維持6個月左右。
近年來,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wěn)定在較高水平,糧食庫存充裕,糧食供給由總量不足轉為結構性矛盾,人們更加關注糧食質量安全,消費需求轉向“吃得好”和“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吃得便利”。當前要加快推進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糧食產業(yè)經濟高質量發(fā)展,著力增加綠色優(yōu)質糧食產品供給、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著力解決市場化形勢下農民賣糧問題、促進農民持續(xù)増收,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加快構建更高質量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
全面推進“優(yōu)質糧食工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完善支持政策促進農民持續(xù)增收的若干意見》“建設一批集收儲、烘干、加工、配送、銷售等于一體的糧食服務中心”有關要求,財政部和國家糧食局決定從2017年開始實施“優(yōu)質糧食工程”,開展糧食產后服務體系建設,為種糧農民市場化收儲創(chuàng)造條件,帶動農民減損增收、提升市場競爭能力。
實施“優(yōu)質糧食工程”
為什么提出實施“優(yōu)質糧食工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增加綠色優(yōu)質農產品供給放在突出位置,狠抓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品牌創(chuàng)建、質量安全監(jiān)管,推動優(yōu)勝劣汰,質量興農”。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關于深入推進農業(y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部署,更好地發(fā)揮糧食流通對生產和消費的引導作用,促種植結構調整,提升糧食品質,促進農民增收、企業(yè)增效,滿足消費者從“吃得飽”到“吃得好”的轉變,從而在更高水平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國家有關部門決定實施“優(yōu)質糧食工程”。
“優(yōu)質糧食工程”包含哪些內容?
1.專業(yè)化社會化的糧食產后服務體系。為種糧農民提供“代清理、代干燥、代儲存、代加工、代銷售”的“五代”服務,為主產區(qū)農戶配置或自建科學儲糧新裝具、新糧倉等,推動農戶節(jié)糧減損,促進優(yōu)質優(yōu)價。
2.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jiān)測體系。適應糧食收儲制度改革的要求,建立國家、省、市、縣四級聯動的質量安全檢驗和質量風險監(jiān)測體系等。
3.開展“中國好糧油”行動。開發(fā)優(yōu)質糧油產品,開展糧食產后科技服務,建立“好糧油”質量標準和技術評價體系,建設國家級“好糧油”網上銷售平臺、糧油線下銷售渠道,開展相關宣傳,實施“中國好糧油”示范工程,開展優(yōu)質糧油品質測評和產業(yè)發(fā)展調查等。
“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
推進“中國好糧油”行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實施“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是深入推進糧食行業(y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主要目的是發(fā)揮流通對生產和消費的引導作用,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要求,大力增加綠色優(yōu)質糧油產品供給,促進城鄉(xiāng)居民由“吃得飽”到“吃得好”轉變,讓中國人“吃出健康”:在確保糧食數量安全的前提下,促進廣大種糧農民和糧食企業(yè)生產優(yōu)質糧油,在優(yōu)質優(yōu)價中增加收入,力爭到2020年全國產糧大縣的糧油優(yōu)質品率提高30%以上,農民種植優(yōu)質糧油的收入顯著提升,糧食產業(yè)經濟實現提質增效。
“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的主要任務包括哪些?
該計劃將通過制定發(fā)布優(yōu)于現行國家及行業(yè)標準的“中國好糧油”系列標準,全面推進“中國好糧油”產品的研究開發(fā),建立經濟高效的銷售渠道,推動全方位、立體化、持續(xù)性的“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宣傳,促進糧油產品提質升級,引導糧油健康消費。
“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的推進措施有哪些?
“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將與產后服務中心建設、質檢體系建設,應急保供和“放心糧油”體系建設等項目統(tǒng)籌規(guī)劃,協調推進。
積極邀請和組織相關科研院所、院校,質檢機構、技術推廣機構成立專家團隊支持本地區(qū)“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的實施。
鼓勵社會組織、企業(yè)、科研院校開展提升糧油品質、營養(yǎng)健康科學研究和重大課題攻關,加強優(yōu)質糧油品牌建設和品牌提升戰(zhàn)略性課題研究,為“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提供支撐。
鼓勵行業(yè)協會、科研機構、大專院校、新聞媒體等各方力量,利用主題科普宣傳、產品展示交易等多種形式,加強對“中國好糧油”產品的宣傳推廣。
金秋十月,稻浪翻滾,空氣中開始充滿了甜甜的稻香,漫山遍野的稻子成熟了,為大地鋪上一層金黃色的氈子,放眼望去,又是一年豐收在望。在這豐收的十月,迎來了第38個世界糧食日。
今年以來,嵊州市糧食系統(tǒng)上下團結拼搏、真抓實干,緊緊圍繞抓實中心工作,狠抓糧庫建設等重點工作,在保障糧食安全上精準發(fā)力,使各項工作進展順利并取得了階段性成績。
扎實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在嵊州市委市政府和糧食安全工作協調小組的統(tǒng)一領導和大力支持下,糧食局緊扣糧食安全縣(市)長責任制考核,加強指標分解、強化督促落實,使各項考核措施落到實處,糧食安全工作卓有成效。在今年3月,嵊州市代表紹興市接受省政府指派的糧食安全工作市長責任制考核組對嵊州市上年度糧食安全工作進行綜合考評,最終我市在國考和省考指標取得紹興市政府優(yōu)秀等次的不俗成績。
加快福全糧庫設施建設。一是推進糧庫主體建設,通過深化統(tǒng)籌施工協調督促,至2018年7月,順利完成所有主體建筑結頂的任務,并在2018年9月完成所有建筑的內外墻粉刷和裝修工作。二是推進了地質滑坡治理工作,福全糧庫地處山坡,地質條件復雜,土質松軟易滑坡,通過邀請有關地質專家實地踏勘后,經多次論證和方案的不斷優(yōu)化,南側滑坡治理的300多米擋墻已于9月底全部澆筑完成,兩側長約200多米、高約3米的漿砌石墻將于近期全部完成。三是場內道路和圍墻等配套工程施工已進入收尾階段,將于近日完工。四是推進了智能化設備的安裝,以打造“智慧糧庫”、“星級糧庫”為標準,按照糧庫管理和糧食儲存的需求進行公開招投標選購設備,目前已完成招投標工作。
完善糧庫管理和設施。一是甘霖糧庫通過“二星級”復評,今年三月份,紹興市發(fā)改委組織考核小組對甘霖糧庫進行考評,最終甘霖糧庫符合“隊伍專業(yè)化、設施現代化、管理科學化、環(huán)境生態(tài)化”的要求,順利通過年度考核。二是中心糧庫智能化驗收,中心糧庫智能化設施總投入400多萬元,于去年底完工,在上半年,智能化項目進行了專家評審驗收并順利通過。三是開展“一符四無”檢查,根據“有倉必到、有糧必查、查必徹底”的原則,在兩個季度末對全市所有19個庫點進行全面檢查,從上半年的檢查情況看,各倉庫制度健全規(guī)范,各庫點工作人員都能認真執(zhí)行并做好記錄。
落實訂單惠民政策。今年恰逢機構改革和上級人員變動,上級政策有滯后現象,訂單糧食工作面臨很多新問題,且時間緊、任務重,為此糧食局積極組織人員深入到長樂、甘霖、三界等產糧鄉(xiāng)鎮(zhèn),局領導帶隊走訪種糧大戶,深入田間地頭,開展調研摸底,了解早稻種植規(guī)模以及征求農戶對糧食部門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制定今年糧食訂單任務。深入開展“送政策、送訂單”惠農服務雙送活動,宣傳糧食收購政策,落實早稻糧食訂單簽訂和核實工作。最終與我市三界、甘霖、長樂、崇仁和石璜5個鄉(xiāng)鎮(zhèn)的95戶種糧農戶簽訂了早稻訂單,涉及種植面積3220.6畝,訂單數量1288240公斤。
做好糧油輪換工作。今年計劃輪換市級儲備糧油18700噸。目前已通過公開競價的方式在寧波網上糧食市場進行網上交易,成功收購糧食4830噸,成功拍賣儲備輪出糧食共計13571噸。
完成兩項調查工作。一是完成2017年度糧油供需平衡調查,對4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100戶農戶和根據調查內容確定的43家糧食經營、轉化企業(yè)進行了全面調查。對調查所得的基礎資料進行匯總、推算總量,編寫《2017年社會糧食、食用植物油及油料供需平衡的調查報告》,為精準決策提供依據;二是開展鄉(xiāng)村居民存糧專項調查工作,根據省局文件要求,對30戶鄉(xiāng)村居民戶開展了上年糧食產量、出售量和家庭存糧狀況的專項調查工作,并將調查結果及時上報,為上級單位制定政策提供依據。
簽好應急加工協議。根據糧食安全責任制要求,確保全市糧食應急供應,1月底至2月初,走訪調查全市35家糧食應急供應點、4家應急加工企業(yè),并簽訂協議,且確保每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至少有一個應急供應網點,日應急加工能力350噸,并對工作積極、認真配合的企業(yè)和糧油店適當提高補助標準。
針對今年國家對糧食收購政策有較大調整,在對糧食行業(yè)同步實行“三去一降”的政策大背景下,糧食局領導帶隊成立調研小組,深入基層開展調研,對全市范圍內有代表性的種糧大戶進行了走訪調研并召開座談會了解基層情況,解決問題,確保服務民生落到實處。
宣傳國家政策,加強政策引導。對國家糧食政策進行一次深入宣傳。尤其是針對今年發(fā)改委等5部委發(fā)布的關于早秈稻、中晚秈稻和粳稻最低收購價比上一年有較大下降的情況,詳細地進行了政策指導和生產預警,幫助種糧大戶把握政策,熟悉標準,以便更好地調整種植結構,完成訂單糧食,極大地保障了本地種糧大戶的利益。
堅持問題導向,幫助精準解決。詳細了解各種糧大戶糧食種植情況,包括種植面積、種植品種、種植成本等,通過對種糧農戶的調研摸底,總結分析我市種糧農戶普遍需求和存在問題,例如糧食種植品種及結構比例的最佳方案等。通過問題導向,提出方案,精準解決大戶需求。
征求意見建議,提供技術指導。認真聽取了各種糧大戶在糧食種植和收購期間遇到的問題和困難,以及對糧食工作的意見與建議。同時在通風降水、熏蒸殺蟲、科學儲存等方面給予技術指導,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有效減少大戶在生產、銷售和儲存中的損失。
福全糧食儲備庫項目
位于嵊州市長樂鎮(zhèn)福全村,總投資14664萬元(其中中央專項資金966萬元),項目總用地面積68875平方米,占地17723.89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8723.06平方米,總倉容5萬噸。地上建筑共有儲糧倉庫12幢,業(yè)務用房2幢,機械庫、麻袋庫、制氮庫、藥劑庫各1幢。
目前工程主體部分已全部完工,附屬工程已進入收尾階段,整個工程將于近期全面完工,并在年底前投入運行。
糧食儲備工作事關民生大計,是基礎性工作,具有非常重大的戰(zhàn)略意義,福全糧食儲備庫建成后,將大大提高我市的糧食儲備容量和品質,可以把我市現有能維持全市人民食用3個月的糧食儲容提升到維持6個月左右。
下一篇:努力將飯碗盛滿“湖南好糧油”
最近更新